[北京]2003年8月19日《生活时报》报道:癌症患者更需心理关怀
发布单位:北京肿瘤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04-6-8
癌症患者更需要心理关怀
本报实习记者 蒋理
随着李嘉诚先生捐资建设的两个宁养院在北京肿瘤医院和天坛医院落成,“临终关怀”真正走进了北京市民的视野。
所谓“临终关怀”,就是让临终的人在平静、安祥、没有痛苦的状态下走向死亡,尊严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是家属、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责任。
癌症晚期病人有怎样的心理需要?临终关怀给患者提供了怎样的心理支持?作为患者家属应该如何给予病人心理关怀?记者采访了北京肿瘤医院的陈钒大夫,他是北京第一个正式走入“临终关怀”领域的医生。
让他们尊严地走完人生
“当病人最初听到临终讯息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一种对自己的极度不认可: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个废人,只能坐以待毙了;对社会再没有任何贡献了,还会成为家庭和亲人的累赘。同时,疾病带来的剧烈的疼痛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存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自己的一生
是窝囊的。在这时候,医生一定要给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尊严,重树自己的尊严。”陈钒告诉记者。
怎样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陈钒介绍说,首先,医生和患者家属的出发点不能放在“即将临终”以及“生病”上,而是放在“人”上。这表示对临终病人是平等对待的,并不因为他们临终而歧视他们。这样临终病人才能拥有身为一个人的尊严。
其次,在基本尊严的肯定下,不管病人的生死,都要将他们当作活着的人对待。换句话,对待他们不仅要求事生如事生,更要求事死如事生。只有这样,无论在生理、心理,临终病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尊严。
再次,绝对不能对他们提出的最后的愿望和要求,进行讥笑和嘲讽,哪怕它们真的是幼稚的。要始终保持病人的尊严。
谅解和宽容病人
临终病人常会有这样一些心理表现:
一,对生活、亲人的留恋。即使已知自己病不能医,仍然对治疗抱有希望。二,否认自己处于临终期,讳疾忌医。
三,对周围的人或事抱着敌视态度。
四,忧郁与轻生等等。
面对临终病人非常复杂的心理状况,陈医生认为,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要谅解和宽容病人。医护人员要以谦让的态度去理解、同情病人,耐心倾听他们内心的痛苦,选择适当的时机,劝说、开导、安慰患者,绝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可将怨气发泄到患者身上。对病人所表现出来的敌视和暴躁,医生及家属要理解,切忌“以牙还牙”。
让他们理性地面对生死
当谈到“临终关怀”与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安乐死”的比较时,陈钒大夫认为,“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有一定的联系,这就是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两者都是正视生命,正
视死亡的,两者都是具有相当人性化的举动。
但是,陈钒大夫说,他不赞成安乐死。他认为安乐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逃避,是在对病痛的不可控制之下的对死亡的加速。而“临终关怀”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举措。它通过对疼痛的有效控制,虽然不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也决不缩短病人的生命。它重在提高病人在临终这段生命的生命质量。“临终关怀”说到底是一种“安乐活”。
打破“死亡”心理屏障
在谈到临终病人不愿意来宁养院时,陈钒大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待死亡的观念,
还有待提高。许多人不敢正视死亡,甚至不能承受“临终”二字,这种态度是不科学的。
有专家曾经指出:“在我们的整个科学及教育的体系中,只有生的教育,而没有死的教育;只有优生学而没有优死学;只有计划生育而不计划死亡;只有生的崇高而没有死的光荣。试想,如果没有死亡,人口数量无限制增长,地球资源被吃光用尽,人类还能生存发展吗?因此,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类延续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亡是伟大的。”
陈钒说,发展临终关怀,需要我们彻底改变对待死亡的态度。对于死亡,我们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我们只能以科学的态度学着面对它和尊重它。
陈钒希望有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到对“生命”“死亡”的讨论当中来,公开讨论死亡,公开面对死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自己对自己布置下的恐惧的罗网。
“临终关怀”需要更多的“关怀”
目前,虽然“临终关怀”开始在国内出现和发展了,但据了解,现在的“临终关怀”都是由私人出资建立起来的。而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地区,虽然有私人兴建的“临终关怀”项目,
但最主要的还是由国家拨款兴建的。
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局限,更多的人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把宝贵的资源花费在毫无恢复希望的临终病人身上。这就使得“临终关怀”得不到更多的关注和理解,使得这个本应该由社会,由国家来负担的人道主义的项目,迟迟无法在我国遍地开花。
陈钒说,真希望有一天,看到更多的地方兴建起更多的宁养院,看到“临终关怀”真正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