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照顾
发布单位:全国宁养办
发布时间:2012-11-13
梁佩如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助理教授
世界卫生组织对姑息医学的定义中这样提及:姑息医学旨在支持病人及其家人面对晚期疾病带来的身体、心理社交及心灵问题,并改善他们的生活素质。通过及早辨认和评估,消除病人身体上痛楚及其他困苦病征,并为病人及家人提供心理社交及灵性上的支持,协助他们接受死亡,处理丧亲哀伤。
到底什么是“灵性”?相信很多医务工作者都曾有这样的疑问,有时将“灵性”与“宗教”混淆。“灵性”不等同于“宗教”,每一个人,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也有心灵需要,也会追求心灵平静安宁。
回顾国际文献MEDLINE (1960 -2005)及CINAHL (1980-2005),发现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需要包括:减轻心灵痛苦(例如:面对死亡的恐惧)、复和关系、维持希望与尊严、寻找爱、生命意义、人生目标,以及追求内心平静安宁。
2010-2011年香港一项研究,对40位病患者进行访谈,了解其面对晚期癌症的灵性经验,结果发现生命灵性经验的光谱,是一个由“心灵苦痛”到“内心安宁”的心灵过程,从“失去自我,心有不甘(为何是我?),失望,无助”,经历创造意义、建立连系以及超越生死的心灵过程,达到“圆满人生,人际关系和谐,安然面对生死”的境界。

总结研究结果及实践经验,我们将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照顾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见图1)。第一是“生命整合”,主要是回顾、检视人生经验的意义及价值,整合生命中的正面经历,伤痛以及遗憾;第二“关系复合”,主要是分享、传承、复和,包括与重要他人之间爱的表达、情感交流、人生经验与智慧的传承,以及创造冰释前嫌的机会;第三“活在当下”,主要是活得精彩,好好享受每一天,以及学会珍惜、欣赏和感恩。
由于文化的不同,华人患者的灵性照顾重点体现在道德哲理和圆满关系两个层面。深入挖掘华人灵性照顾的内涵与方法,还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与实践来探索。
[鸣谢:本文所提及的部份研究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资助(研究项目编号:HKU747910)]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