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五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于2019年7月18日~20日在成都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支持与姑息使癌症治疗更有效”。年会在7个会场内开设36场学术专题会议。其中,由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办公室负责筹办的“循证为本的姑息医学社会工作”分会场于7月20日下午圆满举行。宁养项目全国30名社工同仁参加了此次盛会,拓展了国际视野,学习前沿专业知识,分享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促进了同仁友谊和互动交流。
大会现场
自2011年至今,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办公室连续承办了九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社会工作服务分会场,邀请到国内外学者、专家进行精彩的学术演讲,对姑息医学领域中的全人照顾、哀伤辅导、志愿服务、社会支持、家庭照顾以及灵性照顾等议题进行交流,强调姑息医学重视“全人照顾”和人文关怀的本质,一步步推动国内姑息医学社会工作服务。
7月20日下午,题为“循证为本的姑息医学社会工作”分会场由宁养办方洁主持。大会主席王杰军教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李大川处长亲临这分会场并致辞,他们一致表示:支持与姑息治疗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对医务社工未来的发展表示殷切的希望,期待在座的各位社工同道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引领下担任更重要的责任,赋予生命的力量、使癌症治疗更有效,以人文关怀维护生命尊严。
大会主席王杰军教授致辞
卫健委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李大川处长致辞
授课环节,首先由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暨社会工作学蔡佩真副教授分享,主题为《台湾安宁病房丧亲关怀之调查研究》,明确提到安宁疗护的目标是帮助病人善终与善别,丧亲关怀是对丧亲者提供身心灵实质的陪伴与协助。阐述了台湾安宁疗护以医院为基础的丧亲关怀不同于社区为基础的悲伤辅导。善终是善别的基础,指出医疗团队需要把握机会在患者过世前接触家属,提供悲伤的评估和支持,留意家属的个体差异,对于悲伤支持有不同需求程度,要予以尊重。
紧接着的是香港东华三院二位老师分享《社区姑息照顾服务及义工支持》。护爱同行社区宁养支援计划主任钟嘉敏和生命同行坊服务主任及义工统筹潘慧敏介绍了香港社区姑息照顾服务发展模式,义工服务模式,以实际案例讲述怎样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姑息和义工服务,内容丰富,循序渐进,并且通过视频真实再现了服务的实务过程,为我们在今后的宁养服务中拓宽了思路。
宁养社工听过台湾及香港讲者的丰富内容后,深圳大学唐咏教授阐述了循证为本的概念,循证医学理念与社会工作领域研究相结合,将循证研究与姑息支持及哀伤研究相结合,通过系统检索晚期病患姑息治疗的相关系统评价,了解提供其生存质量方面的确切证据,研究发现采用循证为本的姑息支持方式,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心里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
在教授们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中,启发社工们反思宁养服务工作的意义和方法,如何提升处理个案的能力。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暨社会工作学蔡佩真副教授授课
香港东华三院钟嘉敏主任和潘慧敏主任的分享
深圳大学唐咏教授授课
除了嘉宾讲者外,宁养社工谈到死亡应对能力及嵌入性灵性照护。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卢建社工师的题目为《姑息治疗与宁养医疗团队成员的死亡应对相关因素及培训建议》,讲到在宁养团队长期对患者的服务及相关人员的培训中,发现医疗服务者自身应对死亡能力决定了提供服务的质量,这一论点,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到了印证。故呼吁宁养医疗和姑息治疗提供者除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将死亡应对能力纳入培训中,以帮助医疗服务者自身,同时引导公众提升死亡应对能力,实现善待死亡的优逝目标。
如何将嵌入性灵性照护在宁养疗护中实践呢?南昌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康宗林社工师说明嵌入性灵性照护是临终反向关怀提出的照顾策略,在当前的宁养服务中患者处于被动接受爱与关怀,过度的爱与关怀导致患者无法承受而产生灵性的困扰,甚至轻生的现象。提出反向关怀模式,强调让患者宁养疗护的主体及中心位置,引导患者用反向关怀促进与亲友的情感连结与互动。
社工同仁通过他们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和实务经验分享,更进一步的意识到死亡应对能力和反向关怀能力的重要性,可以更好的呵护患者心灵,使患者更有尊严的宁静的走完生命最后一公里。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卢建社工师分享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康宗林社工师分享
我不想被所有人慢慢忘记
我想对今后的生活保留更多的期待
我不想放弃那些未来的心愿
我想再争取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不想接受命运的安排
我想 ...... 想 ......
聆听患者的心声,呵护关怀,照亮心灵,维护其生命尊严,传播姑息医学及人文关怀理念,李嘉诚基金会宁养项目的社工同仁不忘初心,一直在路上,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宁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