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从事宁养工作13年,共计113,880个小时,1/3约等于37,960个小时,按照一万小时定律*,可以说是个专家了。在13年的宁养工作中,我的心态一步一步发生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学习,有思考,有反省,有认知,有觉知,有接纳,有行动,有改变。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压力,痛苦,焦虑,惰性,生活中的各种干扰。心力成长就在这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发生着。
13年的时间里,接触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病人,有些病人在记忆中早已消失,有些病人却永远烙印在我的心里,并影响了我。
看到病历时知道他是一个得了病的农民,第一次探访后得知他信仰天主教,他不种地,他建教堂,他善于雕刻,家里的厅堂正中就悬挂着他雕刻的耶稣受难十字架,和平鸽,栩栩如生。当时就感叹高手在民间啊!他很善谈,所以很快就彼此信任,现在想来我也是够唐突的了,当时冒昧地问他:"能看出来您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您也一直致力于教会事业,现在您得病了,在我这个普通人看来,上帝好像没有关照到您啊?对您的信仰动摇过么?"他几乎没有思考,好像答案就在嘴边。"从未动摇过对上帝的信仰!为什么?第一,上帝恩惠我,才给了我一个机会,增加一种生活体验,他让我有机会感知癌症带给人们的痛苦。不亲身经历,永远没有感同身受!第二,我还需要忏悔,还需要赎罪。我是个普通人,有傲慢,有无理,有做错事的时候,忏悔的不够,需要赎罪。第三,也给我老伴一个赎罪的机会。她现在从生活上得好好用心照顾我,反思以前做的是不是不够。"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没念过几年书的人说的话!他的认知,他对信仰的理解,他对现状的接纳,就这么高的水平!我愕然,他震撼到我!
当我们年少青春,鲜衣怒马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去想一个人怎么才能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从事宁养工作后,宁养办曾组织了6家宁养院共同做了一个课题,宁养服务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其中有一个题目是询问患者对自己这一生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怎么评判?记得其中有一个工人大爷是这样回答我的:"意义可大了,我的4个孩子全抚养成人,都成家结了婚,每家人都过得马马虎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听完,我愕然!这人生意义就这么低么!这就是人生价值?但人活着的意义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
看着别人的人生故事,我常常在想我的人生是什么样的?生命如此脆弱,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的人生短暂的如同流星,转瞬即逝。同事们也常常谈论怎么死?我可不能这么痛苦的死,活着到底为什么?为了钱?为了名利?还是像那个工人大爷说的就是为了孩子?我没有机会去集中营体会生活,但实际上我们的精神却时常经受着跟集中营一样的煎熬。这是为什么?
后来读了很多关于哲学、心理的书籍,让我收获很大,对生命的意义有了长足的认知。比如《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尔,著名心理学家,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他幸存下来。他不但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历与学术结合起来,开创了意义疗法,给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透过佛法看世界》、《正见:佛陀的证悟》、《生活的哲学》、《正念的奇迹》、《哲学的慰藉》等等,这些书不同于那些大部头的哲学书晦涩难懂,枯燥乏味,我们普通人都能理解。哲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在学院进行研究的,其实哲学真正的意义在街头,让哲学回到我们生活当中,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哲学强化心灵,安抚受伤的心灵,为虚弱的心灵注入能量。
当我们对工作有了积极向上的认识以后,我们更愿意投入地工作,享受工作的成就,收入的多少我们无法掌控,但我的心态我做主,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当我们不断地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时,我们的心态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思维、学习和行动,以及生活、工作也会越来越精益求精。
注:关于一万小时定律
著名的作家和学者Malcolm Gladwell曾经写过一本畅销全球的书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一万小时定律。
作者研究了德国顶尖音乐学院的学生们,记录他们练习乐器的时间。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后,一个定律渐渐出现了:那些演奏水平一般的学生,平均花4,000小时;那些演奏水平优秀的学生,需要8,000小时,而那些演奏水平配得上“大师级”的学生,至少都花了10,000小时刻苦地练习。
作者通过更多的实验发现,无论是钢琴,小提琴,国际象棋,还是专业运动员,一个人想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出人头地,成为行业的高手,一万小时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想要超越一般人,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一个人至少需要付出一万小时的学习时间。” 它告诉我们:成功背后其实没有捷径。那些我们眼中很厉害的人,只是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候,默默付出了很多的时间。
图/文:乔靖英 编辑:孙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