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陪你笑到最后
发布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09-8-6
广西医科大学本硕054班 林翠婷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成为一名大四的学生,而不知不觉间,加入宁养义工组织并进行服务也已经有一点多。
我们的服务对象阳中明,75岁,晚期肺癌术后5年,我们习惯叫他阳伯。每周末我们会定期给他送药,帮他按摩,同他一起聊天。不约而同地,大家都会带上发自内心的最真挚的笑容如老朋友小聚,有着说不出的亲切。
阳伯是一个相当积极乐观并且很有生活规律的人——这是他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重要东西之一。就连不学医的朋友都知道,癌症这个人来尚未攻破的顽疾一旦罹患,往往令人痛苦万分;特别是到了疾病晚期,躯体的疼痛或许药物可解,内心的折磨则非坚韧之士而可抵之。然而,从患病至今5年多来,手术、化疗、止痛治疗——与病魔的轮番较量中,他的笑容从来不曾磨灭,依旧按时早起,读报看新闻,清洁身体,一切井井有条。就连去年相濡以沫数十载的老伴辞世,他也慢慢从悲伤中站起,聊起老伴虽不如庄子丧妻击鼓而歌,却也平静而坚强。
在我的眼里,他不是一个75虽患重病而萎靡不振的老人,而是良师亦是益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生活中往往不乏可以为他人之师的人,只要拒以求知进去之心,总有不少收获。阳伯年轻时是部队军医,中年时则转于环保局从事医疗保健工作,曾经在医科大进修学习过的他无论是行业上还是生活上都应该是我们的前辈和师长。我们会同他聊起正在学习的医疗知识,向他讨教治病经验,和他讨论医药问题。也许他那个年代的医学比起今天迅猛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的确微不足道,但是他给我们学习生活上的意见和建议却让人收获不少。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阳伯是我们的益友,一点都不为过。他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而许多爱好因为生病已经不能去做了,但是每每谈及我们大家都来劲儿。比如说做菜,阳伯总会兴致勃勃地与我们分享他以前的做菜经历,他还很自豪地告诉过我们他曾经为一次大酒席担任过厨师!我们一行中自然也不乏喜爱厨艺者,并且我们组的成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当种种美食从他人的描述中跃然眼前,你会不由得咽下口水,然后幻想哪一天自己也能亲手做出这样的美味佳肴。还有看新闻,欣赏《同一首歌》,养花——这样的共同爱好不胜枚举,大家总能畅所欲言,讲快乐往心里装得满满的,笑得那个舒畅!
他每天佩戴手表按时作息,身体洁净舒爽衣服整齐大方,指甲修剪得平平整整;他每天阅读报纸,收看新闻,当你与他聊起外头的政治、经济,他也可以和你聊得不亦悦乎——他与人热情招呼会面带微笑,真诚对你说“谢谢”,握着他的手为他的生命加油,他也坚定地看着你的眼睛对你说“加油!”——你能想象这是一个75岁高龄的晚期癌症患者吗?除了——他每天必须24小时插氧气管,行动不便大半年不出一次门,每天不是坐沙发上就是躺床上……
他说:“生病也没有什么必要特别难过或怨天尤人,我老伴去世也是,生活总得乐观些。”听着这些话我突然觉得很舒坦,对生命的舒畅。
死亡是冷寂而没有尽头的,但就如国外的一名作家所言,不妨将生命看做天地间的一线稻谷,有大地而生,栉着风沐着雨,有一天自然而然地成熟了便收割,重归温情的大地。如此看来,通往死亡的道路亦或说尘世间的生老病死只是生命中再自然不过的历程,乐观平静地活过每一天,重归大地的时候未必不是幸福的。而归途中也会因为这样的心情和他人的陪伴而变得不那么幽深和可怖。
回想这一年多与阳伯的相处,真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故事,反倒是其中的平凡点滴于心中积攒,变成一种特殊的情感,沉淀在心底。
虽然现在大四的课业不轻,我的服务时间亦满,但我还是会抽出时间去看望他,就当看望老朋友,平静,淡定,乐观地笑着,陪他笑到最后。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